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
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药(7204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医药卫生大类(72)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中医药类(7204) |
对应行业(代码) | 卫生(84)、医药制造业(27)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中药师(02-05-06-02)、中药炮制工(6-12-02-00)、药物制剂工(6-12-03-00)、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中药调剂、中药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购销、中药储存与养护 |
职业类证书 | 药物制剂生产、药品购销 |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中药(7204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医药卫生大类(72)
所属专业类(代码) 中医药类(7204)
对应行业(代码) 卫生(84)、医药制造业(27)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中药师(02-05-06-02)、中药炮制工(6-12-02-00)、药物制剂工(6-12-03-00)、医药商品购销员(4-01-05-02)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中药调剂、中药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购销、中药储存与养护
职业类证书 药物制剂生产、药品购销
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鉴定与质量检测技术
本科:中药学、中药制药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中药商品经营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和中药材生产等单位,培养从事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购销、中药储存与养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中药材及饮片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知识,具有鉴定中药材及饮片品种和质量的能力;
(6)掌握中药饮片的净制、切制、炮炙和其他加工等知识,具有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临方炮制)的能力;
(7)掌握中药制剂生产、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等知识,具有中药制剂(医院制剂)生产、初步质量检验与控制的能力;
(8)掌握处方审查、中药调剂、合理用药指导、煎药等知识,具有煎药、中药调剂和药学服务的能力;
(9)掌握药品采购与营销基本知识,具有中药购销的能力;
(10)掌握中药饮片贮存保管与养护等知识,具有对常用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进行日常保管养护和出入库管理的能力;
(11)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
(12)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4)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5)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3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98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8 | 化学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54 |
9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 144 |
10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144 |
11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36 |
12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72 |
13 | 军训 | 依据《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 56 |
14 | 安全教育 | 分别从交通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社会治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意外事故 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知识普及与应用训练,并穿插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学生安全意识要常驻心中。 | 18 |
15 | 劳动教育 | 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 18 |
(二)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医基础 | 掌握中医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临床常见病的诊断、病因病机、辩证、治法等。 | 108 |
2 | 中药学基础 | 掌握常用中药性能、功效、使用注意,掌握药物功用共性及100种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应用,了解200种常用中药的功能归类。 | 90 |
3 | 药用化学基础 |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溶液浓度计算、有机化合物结构、常见官能团性质、药物化学基础等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能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药物成分,理解药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具备安全规范意识。 | 72 |
4 | 药用植物学基础 | 掌握药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 | 36 |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药鉴定技术 | ① 掌握药材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中药的鉴别特征知识。 | 90 |
2 | 中药炮制技术 | ① 掌握中药炮制起源和发展、炮制目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等基本理论知识。 | 72 |
3 | 中药调剂技术 | ① 掌握处方审查、中药调剂、合理用药指导、煎药等基本理论知识。 | 90 |
4 | 中药制剂技术 | ① 掌握中药制剂的粉碎、提取、浓缩、干燥等基本理论知识。 | 72 |
5 | 中药仓储与养护技术 | ① 掌握中药饮片贮藏保管与养护等知识。 | 36 |
6 |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 | ① 掌握市场营销观念、医药市场调查、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药品推销程序和推销管理等基本知识。 | 72 |
3. 专业拓展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及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医学基础 | 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系统常见病变及判断标准;理解机体及其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在正常状态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产生机制物质代谢、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和机体所作的相应调节;了解各种生理功能和生命化学在机体活动中的意义 | 72 |
2 | 药事法规概论 | 掌握药事管理相关基础知识、药事组织、药事法律、法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特殊药品管理、医院药事管理等 | 72 |
3 |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 | 各系统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重点培养药物选择、剂量计算及用药指导能力。要求掌握基础理论,能结合病例分析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具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事管理能力。 | 36 |
4 | 医药营销心理学基础 | 掌握心理学基础理论,能运用消费心理分析工具制定营销策略,具备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差异化沟通能力。强调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医药营销实践,培养市场洞察与客户需求分析能力。 | 36 |
5 | GSP实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及药品经营质量认证,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强化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 | 72 |
6 | 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 | 掌握药店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的中成药用药指导,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技能 | 72 |
7 | 中药化学 |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理化性质分析、提取分离技术及质量控制等。要求掌握现代分析技术,理解成分与药效关系,具备实验操作能力,并能应用于中药研发与质量评价。 | 54 |
8 | 中成药商品学 | 掌握中成药的基础知识,各科常见病证的诊治和合理选药,重点是常见中成药的应用。 | 54 |
9 | 中药材种植技术 | 掌握科学选地、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确保药材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 72 |
10 | 医药电子商务 | 掌握医药产品线上交易流程,熟悉GSP规范与药品追溯系统,具备网店运营和客户服务能力,同时需通过实训掌握电商平台操作。 | 72 |
11 | 中药综合实训 | 要求学生掌握300种常用中药性状鉴定能力,熟练操作炮制设备及制剂工艺流程,具备饮片加工、处方调配等实操技能,同时需熟悉GSP规范与药品追溯系统。 | 72 |
4. 专业选修课
医药商品学基础、常见中成药用药指导、中医药文化、人际沟通等。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全面巩固、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0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约为3176。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选修课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二)教学安排
课程 | 课程名称 | 学期课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
总课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实习 | ||||
公共基础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36 |
|
|
|
|
| 考试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 36 |
|
|
|
| 考试 | ||
哲学与人生 | 36 |
|
| 36 |
|
|
| 考试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
|
| 36 |
|
| 考试 | ||
语文 | 198 | 72 | 72 | 54 |
|
|
| 考试 | ||
数学 | 144 | 54 | 54 | 36 |
|
|
| 考试 | ||
英语 | 144 | 54 | 54 | 36 |
|
|
| 考试 | ||
化学 | 54 | 54 |
|
|
|
|
| 考试 | ||
历史 | 72 | 36 | 36 |
|
|
|
| 考试 | ||
信息技术 | 144 |
|
| 72 | 72 |
|
| 考试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36 | 36 | 36 | 36 |
|
| 考查 | ||
公共艺术 | 36 | 18 | 18 |
|
|
|
| 考查 | ||
劳动教育 | 18 |
| 18 |
|
|
|
| 考查 | ||
军训 | 56 | 56 |
|
|
|
|
| 考查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 | 中医基础 | 108 | 108 |
|
|
|
|
| 考试 |
中药学基础 | 90 |
| 90 |
|
|
|
| 考试 | ||
药用化学基础 | 72 |
| 72 |
|
|
|
| 考试 | ||
药用植物学基础 | 36 |
| 36 |
|
|
|
| 考试 | ||
专业核心课 | 中药鉴定技术 | 90 |
|
| 90 |
|
|
| 考试 | |
中药炮制技术 | 72 |
|
|
| 72 |
|
| 考试 | ||
中药调剂技术 | 90 |
|
| 90 |
|
|
| 考试 | ||
中药制剂技术 | 72 |
|
|
|
| 72 |
| 考试 | ||
中药储存与养护 | 36 |
|
|
| 36 |
|
| 考试 | ||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 | 72 |
|
|
|
| 72 |
| 考试 | ||
专业拓展课 | 医学基础 | 72 |
|
| 72 |
|
|
| 考试 | |
药事法规概论 | 72 |
|
|
|
| 72 |
| 考试 | ||
药理学基础 | 36 |
|
|
| 36 |
|
| 考试 | ||
医药营销心理学基础 | 36 |
|
|
| 36 |
|
| 考试 | ||
GSP实务 | 72 |
|
|
| 72 |
|
| 考试 | ||
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 | 72 |
|
|
|
| 72 |
| 考试 | ||
中药化学 | 54 |
|
|
| 54 |
|
| 考试 | ||
中成药商品学 | 54 |
|
|
| 54 |
|
| 考试 | ||
中药材种植技术 | 72 |
|
|
|
| 72 |
| 考试 | ||
医药电子商务 | 72 |
|
|
|
| 72 |
| 考试 | ||
中药综合实训 | 72 |
|
|
|
| 72 |
| 考查 | ||
实习 | 600 |
|
|
|
|
| 600 | 考查 | ||
合 计 | 3176 | 524 | 522 | 522 | 504 | 504 | 600 |
|
说明:
1)选修课教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2)本表不含安全教育、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至少应配备具有中药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专任教师每两年应有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应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应为中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资格证书;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能持续吸收专业学科和教育界新知;对中药行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下企业实践或者调研及其他在行业工作的经历。
(二)教学设施
根据中药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配备教室、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 教室
专业教室有10间,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投影仪,实现校内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数字档案室、网络教学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平台、安防监控平台的全覆盖和班班通。教师现代化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率要达100%。
2. 校内实训实习室
针对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践性教学的需要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场所。校企要共建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仿真药房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要达320万元以上,生均要达3200元以上。校内实训具备基础医学实训室、药用植物实训室、中药鉴定实训室、中药调剂实训室、模拟病房、中药购销实训室等。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按每年4个平行班,每班50名学生配置,如班级数量增加应相应增加配置。学校与相关企业共享实训设施设备。校内实训实习开出率要达100%,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达50%以上。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工位 | 课程设置 |
1 | 基础医学实训室 | 九大系统各器官离体标本、骨骼标本、九大系统各器官模型 | 50 | 医学基础、中医基础 |
2 | 药用植物实训室 | 解剖镜、显微镜、标本深制用具、浸制标本、蜡叶标本、电脑及多媒体投影 | 50 | 药用植物学基础、中药鉴定技术 |
3 | 中药鉴定实训室 | 中药材标本、中药饮片标本、中药鉴定实训台、浸制标本、永久切片、显微镜、电脑及多媒体投影、紫外分析仪 | 50 | 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 |
4 | 中药炮制实训室 | 配备净选工作台、药筛、润药设备、切药刀、炒药设备、粉碎设备、称量工具、蒸煮锅、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设备设施,用于中药炮制技术等实训教学。 | 50 | 中药炮制技术 |
5 | 中药调剂实训室 | 戥称、捣药冲筒、铁研船、斗架、调剂台 | 50 | 中药调剂技术 |
6 | 中药制剂实训室 | 配备中药粉碎机、标准药筛、小型振动筛、V 型混合机、多功能真空提取浓缩设备、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高压灭菌器、制颗粒机、搓丸板、药瓶封口机、液体灌装机、旋转式压片机、自动胶囊填充机、制丸机、栓剂模具、包衣机、可倾式反应锅、自动颗粒包装机等设备设施,用于中药制剂技术等实训教学。 | 50 | 中药制剂技术 |
7 | 模拟药房 | 戥称、捣药冲筒、斗架、调剂台、中成药成品柜、柜台 | 50 | 中药调剂技术、中成药基础、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 |
8 | 中药购销实训室 | 玻璃柜台、药品橱、会议桌、会议椅、沙发茶几(四件)、文件框、电脑、药品购销软件、市场营销软件、投影仪设备、移动双面黑板 | 50 |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营销心理学 |
2. 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医药企业作为跟岗实习、课程见习、实训的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应遵循长期规划、深度合作、互助互信的原则,选择运作比较成熟,人才培养、选拔体系比较完善的医药公司。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20周,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企业均是当地的行业的领头企业,实习环境优良,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校企双方合作愉快,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符合企业用工要求。
实训基地(列举部分) | 实训项目 | 对实习单位要求 |
山东金通大药店股份有限公司 | 中药调剂、药店零售、仓库管理、质检 | 1.实习单位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员工化管理。 |
山东华潍医药有限公司 | ||
潍坊丰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 ||
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 | ||
国药控股潍坊分公司 | ||
山东医保城医药有限公司 | ||
山东省漱玉平民大药房有限公司 | ||
山东金源医药有限公司 |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全面巩固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派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并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企业指定专门的技能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学生的专业实践,定期考核,对学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资源
专业基础课严格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中选用,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根据专业及课程实际,适当选用行业企业及校本教材。根据在校生人数配备专业图书资料,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不少于30册。相关教学资料要全部使用于教学,有效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
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逐步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升级版“教学做一体”、“翻转课堂”、“虚拟工场”等教学模式。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学习评价
构建以医药行业为目标,以学生素质、能力为核心,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考评。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如口试评价、技能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考核,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考核,引导学生服务意识和职业气质的养成;引入校外评价,吸收家长、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如有条件可引入第三方评价。
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保持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接受程度、学习态度、出率等。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 指标 | 主要衡量内容 | 参考权重 | 等级标准 | |||
A | B | C | D | ||||
道德修养 | 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 | 10% | 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 | 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 德、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 有措施,学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 | 措施不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文 化素质较差,部分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 |
遵纪守法情况 | 10% | 学生懂法,熟知校规校纪,能够做到自觉遵守,无违纪现 象,考风优良 | 学生了解法律常识和校规校纪,基本能够杜绝违纪现象,考风较好 | 学生有一定的法律常识,了解部分校规校纪,偶尔有违纪现象, 考风一般 | 学生不了解法律常识和校规校纪,违纪现象多,考风差 | ||
专业基础知识水平 | 学生基本理论的实际水平 | 10% | 学生能够牢固掌握中药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水平较高;学生毕业率高 | 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中药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达到中等水平;学生毕业率高 | 学生能够掌握部分中药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技能测试,达到合格水平;学生毕业率达到 60% | 学生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少,专业技能测试通过率低;学生毕业率低 | |
技能大赛、职业证书、等级 | 10% | 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证书、等级考试通过率高;参与各级技能获奖数量多、级别高 | 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级考试通过率较高;有一定数量的竞赛获奖 | 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60%;有少量的竞赛获奖 | 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等级考试通过率低于60%;无竞赛获奖 | ||
实际应用能力 | 10% | 能够灵活运用中医药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应用于临床中。 | 能根据所学专业理论及技能知识,解决一些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通过老师指导,能够运用于工作中。 | 能根据所中药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知识,解决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应用能力一般。 | 不能根据所学中药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 ||
职业核心能力水平 | 交际能力 | 10% | 在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强 | 在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较强 | 在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与他人关系一般,有沟通 | 在学习期间,与人共事时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没有交 流,沟通能力差 | |
社会能力 | 10% | 能出色完成特定的任务,能迅速地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 能较好完成特定的任务,能较迅速地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 能完成特定的任务,能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 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不能在任务范围内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 | ||
团队能力 | 10% | 成员密切合作,配合默契,遇到问题能积极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 成员合作较密切,配合较好,遇到问题能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 成员之间有合作,配合一般,遇到问题能与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 成员合作差,遇到问题不能他人协商,共同决策 | ||
创新能力 | 10% | 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 能较好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能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 能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偶尔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 运用知识和理论能力差,在实践活动中不能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 | ||
企业评价 | 生源 | 10% | 生源质量好 | 生源质量较好 | 生源质量一般 | 生源质量差 | |
适应能力 | 适应能力强 | 适应能力较强 | 适应能力一般 | 适应能力差 | |||
实践能力 | 实践能力强 | 实践能力较强 | 实践能力一般 | 实践能力差 | |||
责任感 | 工作中有很强的责任感 | 工作中的责任感较强 | 有一定的工作责任感 | 没有工作责任感 |
(六)质量管理
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定期修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跟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要定期主持召开专业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专业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所有课程,能够具有中药专业职业素质,掌握中药鉴定,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制剂、药事法规、GSP实务等工作基本技能。通过普通话考试、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学校的综合素质平台上的美育、体能、技能综合素质考核均达到合格。
下一条: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药品食品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5 | 上一条:教材选用 |